重要論述 1928年5月4日 毛澤東在寧岡礱市舉行的慶祝朱毛兩軍會師并宣布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大會上講話。講話指出這次兩軍會師具有歷史意義,并代表第四軍軍委宣布“三大任務”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三大任務是:(一)打仗消滅敵人;(二)打土豪籌款子;(三)做群眾工作。三大紀律是:(一)行動聽指揮;(二)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三)打土豪要歸公。六項注意是:(一)上門板;(二)捆鋪草;(三)說話和氣;(四)買賣公平;(五)借東西要還;(六)損壞東西要賠。 1939年5月4日 毛澤東在延安青年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大會上發(fā)表講演
重要論述 1932年5月3日 毛澤東在漳州復電中共蘇區(qū)中央局。電報指出中央的政治估量和軍事戰(zhàn)略完全是錯誤的,并陳述了兩點理由:(一)三次反“圍剿”戰(zhàn)爭和日本出兵之后的中國統(tǒng)治勢力,特別是蔣系,已經受到很大的打擊,對于我們只能取守勢防御的攻擊,至于粵軍亦是防御攻擊性質。決不應夸大敵人力量,以為敵人還有像去年三次進攻給中央蘇區(qū)以大摧殘的可能,而且在戰(zhàn)略上把自己錯誤起來,走入錯誤道路。(二)在三次反“圍剿”戰(zhàn)爭以后,我們的軍事戰(zhàn)略,大規(guī)模上決不應再采取防御式的內線作戰(zhàn)戰(zhàn)略,相反要采取進攻的外線作戰(zhàn)戰(zhàn)略。我們的任務是奪取中心城市實現一省勝利,
重要論述 1928年5月2日 毛澤東在永新縣城寫報告給中共中央,提出應建立湘贛邊界特委,創(chuàng)建以寧岡為中心的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用強有力的軍事力量去造就湘贛兩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報告還匯報了以永新為中心深入開展工作的策略:對內建立軍隊的黨組織和籌款子、做衣服;對外幫助地方發(fā)起工農暴動,建立工農政權,分配土地。 1937年5月2日-14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有蘇區(qū)、白區(qū)和紅軍代表參加的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會議批準了遵義會議以來黨的政治路線,為迎接全國抗日戰(zhàn)爭的到來,作了重要準備。張聞天致開幕詞指出:黨目前的迫切任務,應該是鞏固和平,爭取民主權利,與實
重要論述 1922年5月1日 毛澤東在長沙《大公報》發(fā)表《更宜注意的問題》一文。文章提出要注意勞工的三件事,即生存權、勞動權和勞動全收權。指出:那些不能生存的人失業(yè)的人,問題則在如何使之生存與得業(yè),在現時的湖南我愿大家特別注重在這里。文章強調:工人做的東西應該完全歸工人自己,這就是勞動全收權。勞動全收權自然是共產主義實行以后的事,但也不要太忽略了,因為這實是世界上已經有了的一個大潮流。勞工的三權問題無論怎樣不注意,有一日自然會引起大家的注意。這篇文章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一卷。 1939年5月1日 為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毛澤東在《解放》第七十期發(fā)表《五四運動》一文。文章
重要論述 1931年4月30日 中共蘇區(qū)中央局在東固又一次召開會議,討論反“圍剿”問題。毛澤東就敵我形勢、作戰(zhàn)策略等問題作主報告。會議通過毛澤東提出的整個戰(zhàn)役各個殲滅敵人的連續(xù)作戰(zhàn)計劃,否定了“分兵退敵”的主張。會議認為,目前全國革命形勢是高漲的,我們應取積極進攻策略。敵人包圍我們的軍事力量雖多,但有許多弱點,如在包圍的軍閥與軍閥不一致,指揮不統(tǒng)一;他們軍官與兵士中間不一致,兵士不愿打紅軍;沒有群眾條件,地勢不熟,給養(yǎng)運輸非常困難。我們在軍事力量的對比上,雖然很小,但我們有幾個優(yōu)點:第一紅軍好,第二群眾好,第三地勢好。敵人有這多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