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份第三周,稻谷市場各省地方儲備加大陳稻投放量,現貨市場供應進一步寬松,與此同時,最低收購價陳稻拍賣照常進行,加工企業(yè)基本按需進行采購,參與陳稻拍賣積極性較前期有所下滑,供需寬松之下,短期稻谷價格繼續(xù)保持穩(wěn)弱走勢。下游大米市場氛圍冷清,米企停機觀望增多,對后市多持著空心態(tài),大米主流價格延續(xù)前期穩(wěn)中下跌走勢。 產區(qū)大風降溫天氣多發(fā),稻谷春播或受影響 4月中旬,全國大部分稻谷產區(qū)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4~6℃,湖北東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湖南中部等地累計雨量有 25~70毫米。據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預計4月20~23日西北地區(qū)東部、西南地區(qū)東部、江漢、江南等地將有
進入4月上旬,最低收購價稻谷每周保持90萬噸的投放量,再加上各級地方儲備稻谷仍在積極輪出前期地儲拍賣的糧源陸續(xù)出庫,稻谷市場供應寬松局面進一步顯現。另外下游市場上,大米消費逐步進入淡季,需求偏弱導致加工企,開機率持續(xù)走低,采購原糧更加謹慎。短期稻谷行情走弱,價格下行壓力加大。 南方降雨偏多,稻谷春播進度整體較快 進入4月上旬,我國早稻和一季稻春播陣續(xù)展開。其中江南大部,華南西北部早稻外干播種育秧階段華南中南部早稻處于三葉至移栽期,部分地區(qū)開始返青,海南大部早稻處于分蘗至孕穗抽穗期。西南地區(qū)一季稻處于播種出苗期,部分一季稻進入三葉期。據農業(yè)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截至4月4日,全國已
當前玉米市場觀點已經達成驚人的一致,無論是貿易商,還是下游企業(yè),均對未來玉米市場行情比較悲觀。這與半個月前的行情完全相反,當時市場一致性地看好二季度行情。 之所以發(fā)生這個轉變,最主要的原因是小麥價格暴跌帶來的情緒影響,曾經的“天花板”持續(xù)下墜,加上宏觀金融危機的擔憂,玉米多頭信心“坍塌”,開始了一波下跌行情。截至4月6日,北方港口二等玉米最新收購價格為2700元/噸,比半個月前下降90元/噸,已經跌破產地發(fā)運到港口的成本線。那么,二季度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將會如何變化呢? 4月份后,農戶基層余糧基本出盡,的確市場上已經看不到糧了,都集中在
隨著供應逐步增加,需求緩慢復蘇的寬松預期出現,近期玉米和玉米淀粉價格均加速下行。事實上,一季度玉米和玉米淀粉均呈現振蕩走弱態(tài)勢。其中,1-2月表現偏強,3月表現偏弱,玉米期價運行重心變化不明顯,玉米淀粉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移。 “因年度產需缺口預期依然存在,并目隨著農民余糧壓力釋放,也就是產區(qū)糧權轉移至貿易商,為玉米期現價格帶來成本支撐。不過,玉米期價遠期貼水結構抑制中下游季節(jié)性補庫,再加上國內外價格倒掛嚴重,國產玉米性價比較低,抑制玉米期現價格上方空間。”廣州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范紅軍表示。 在新湖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孫昭君看來,基層售糧以及下游采購節(jié)奏變化導致一季
3月22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fā)布了稻谷拍賣公告,計劃干本周二(3月28日)首次進行2023年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2023年國儲拍賣姍姍來遲,比上年晚了一周左右的時間。目前已經進入3月下旬,現貨市場上稻谷價格穩(wěn)中下行趨墊明顯,各級地方諸備稻谷投放數量增加,糧源流通量增多,市場主體采購趨干理性,秈稻價格相對堅挺,粳稻價格下行趨勢明顯,米企觀望情緒較濃。隨著天氣轉暖,大米消費淡季來臨,大米走貨不暢,導致加工企業(yè)開機率整體偏低,入市采購積極性不高,米價下行壓力加大。 2023年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啟動 據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fā)布的信息顯示,計劃于3月28日進行2018~2020年產稻谷競價交易,首